close


講到魁北克,還是先介紹一下英法在北美交鋒的歷史好了。
光是看一般介紹景點的旅遊書,會很納悶魁北克景點和突然出現的歷史人物的來龍去脈是怎樣?
先了解一段歷史再看景點會比較進入狀況一點。
1496年John Cabot說服英王亨利七世出資讓他去北美探險。
他在五大湖區(比較內陸)的布里敦角島(Cape Breton Island)插上英國國旗,宣布此地為英王領土。他發現這個區域很多肥魚和木材,喜孜孜地帶了一些回去給英王。

1534年Jacques Cartier代表法王法蘭西斯一世到北美探險,
他抵達聖羅倫斯河,誤以為是亞洲的東北,自認發現通往東方的水路。
他在魁北克蒙特婁附近(比較靠海)的加斯佩半島(Gaspe Penisula)插上法國國旗,宣布此地為法王領土。他發現當地印地安人村落,覺得印地安人很親切,喜孜孜地帶了兩名印地安人回去給法王。

英王和法王願意砸大錢支持海外探險,是希望能抄近路抵達有絲綢與香料的東方,
或者像西班牙、葡萄牙發現遍地黃金、白銀或鑽石的新大陸,那就賺翻了。
英王和法王對啥勞什子肥魚、木材或親切的印地安人,一點興趣也沒有,整個失望透了,
心裡各自對這兩個二愣子翻了很大的白眼。

後來法國人沿著水路發現當地很多海狸毛皮,正是歐洲所缺少的,於是開始有商品貿易,建立殖民地並成立新法蘭西公司。
1608年Samuel de Champlain建立魁北克城,做為法國在加拿大的殖民地首府。
1663年路易十四取消新法蘭西公司的特許權,成為法國行省之一,正式受法王監護。
18世紀初期,毛皮貿易繁榮,英法為了獨占毛皮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陸續發動大小戰役。
為了爭奪殖民地與榮耀帝國,英法終於發動七年戰爭(1756-1763)。
歐洲戰場在普魯士,北美戰場在魁北克
英法在魁北克決定性的最後一戰是法國的蒙抗侯爵Marguis de Montcalm VS 英國的Louis Joseph
戰爭的結果是英國與他的盟國勝利。
在巴黎合約中,法國全面退出加拿大,也割讓印度,只保留5個市鎮
新法蘭西成為英國殖民地,加拿大、美國、幾乎整個印度,都是當時英國的殖民地。
只是樂極生悲,
英王把這次戰爭的費用轉嫁到新英格蘭(美國數個殖民州)身上,當地人受不了重稅,
於是1776年獨立戰爭後,美國獨立。
(英國在七年戰爭奪得加拿大和印度,但在獨立戰爭失去美國)

瞭望台

第一個景點想要登高飽覽魁北克老城區,我們從飯店出發往老城區的路上,先到瞭望台玩
瞭望台是一個辦公大樓Marie-Guyart Building,坐電梯直達31樓。
雖說旅遊書有寫門票價格,但完全找不到收費窗口?就莫名其妙的參觀一個免費的景點。
我們去的時候剛好有一團小朋友見學團,有專人介紹魁北克的歷史


舊城牆
穿越Parliament 就進入老城區。這個城門是聖路易門(Porte St.Louis)。
魁北克是北美唯一一個擁有完整城牆的城市,在198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由於有聖羅倫斯河作為天險,加上是加拿大內陸的門戶,自古以來戰略位置重要,是兵家必爭之地,於是被稱為北美直布羅陀。
城牆始於1690年,是法軍為了抵禦英軍而建,但其實始終沒派上用場。因為城牆還不是穩固,所以七年戰爭時蒙抗侯爵選擇出城應戰。
七年戰爭結束後(1763年),本來英國以為除掉法國就高枕無憂,就認為魁北克沒有防衛的必要。後來因為1776年美國獨立以後,開始提防美國覬覦邊界,於是又開始加強魁北克的邊防。
當英國與美國結束敵對狀態後,為了解決城市的人口與交通問題,打算要把城牆拆除,
是因為總督都伏林伯爵(Lord Dufferin1872-1878)堅持保留城牆並重建已拆除的城牆,才會有今天的魁北克。



都伏林步道Terrasse Dufferin
這個步道始於芳堤納克城堡酒店前面廣場的都伏林雕像,沿著聖羅倫斯河可以通往星型要塞

都伏林雕像旁邊一堆藍色的旗子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旗子,強調魁北克是世界文化遺產喔

從都伏林雕像這端的步道旁,有很多大砲,可以想像法軍在聖羅倫斯河旁居高臨下砲擊來犯的英軍。

都伏林步道簡圖

沿著都伏林步道散步,可以欣賞聖羅倫斯河景色。只可惜那幾天是陰天,聖羅倫斯河灰撲撲的一片。

步道走起來很愜意,只是中途遇到整修,所以我們只能走到某個點就折回,難怪都沒啥人去散步。



星型要塞Citadelle
18世紀時,英法發生多次大小戰役,法軍開始在聖羅倫斯河旁邊興建防禦工事。
到了英國殖民的1820年起,花30年興建星型要塞,應該是為了防衛當時的美國。

戰場公園
位於星型要塞旁邊,原名為亞伯拉罕平原(Plains of Abraham)
1759年七年戰爭中,在魁北克亞伯拉罕平原15分鐘的最後一戰,決定英法在北美勢力的消長。新法蘭西從此成為英國殖民地。原本18世紀魁北克頻仍的英法戰爭中,新法蘭西採取印第安作戰方式讓他們接二連三的打敗英軍;
七年戰爭時,法國派蒙抗侯爵Marguis de Montcalm來支援魁北克,但只帶小貓兩三隻來。原因是,當時法國兵短糧缺,要保留主力在歐洲戰場上,怕派太多人去魁北克會海防空虛 ,遭受敵人攻擊。
蒙抗侯爵也很妙,捨棄原本新法蘭西對抗英軍的勝利方程式,拋棄天時地利的有利條件,採用不擅長的歐洲定點作戰方式。最後英軍只占領平原,法軍卻發神經棄城而逃(驚)隔年因為切斷新法蘭西補給線,蒙特婁也淪陷了。
法軍一瀉千里,把新法蘭西拱手送給英國。當地的法國遺民含淚離開祖國的懷抱被英國人統治,
而當時的法國朝野對於喪失新法蘭西這相當於好幾個法國大小的土地,一點留戀也沒有,還覺得如釋重負。
連伏爾泰也說:新法蘭西只不過是一堆雪地而已,不痛不癢。
(怎麼有點類似清國割讓台灣的fu?
當時清國認為台灣是個男無情女無義鳥不語花不香的蕞爾小島,送給日本一點都不可惜。)

在戰場公園也可以遠眺芳堤納克城堡飯店

芳堤納克城堡飯店Fairmont le Chateau Frontenac

19世紀末期,加拿大的第一任總理-麥當勞叔叔為了要貫穿加拿大東西部而興建太平洋鐵路。

興建太平洋鐵路的好處之一有拉攏加西的溫哥華的效果。
本來溫哥華會興起,是因為一陣淘金熱。後來金礦挖完了,整個城市也開始沒落下來,
當地人想說沒錢沒搞頭,不如去投奔山姆大叔,成為有錢的美國的一州。
加拿大政府要攏絡溫哥華,就提出要興建太平洋鐵路打通任督二脈,把東部的錢潮帶過來,
所以溫哥華才願意繼續當加拿大的一份子。

由於蓋太平洋鐵路,也造就了很多富豪。蒙特婁的一群富豪想為奢華下一個新定義(就是要「炫富」的意思)
於是在魁北克17世紀時新法蘭西總督官邸的原址-聖路易斯城堡,興建城堡飯店。
他們用1672-1698駐守魁北克的新法蘭西總督芳堤納克伯爵的名字為城堡飯店命名

飯店是由一位美國人Bruce Price設計,靈感來自香儂瑟城Chenonceaux為首的羅亞爾河畔城堡群。
我也有去過羅亞爾河畔城堡群柳~(捻痣毛)(下圖就是香儂瑟城Chenonceaux)

走進飯店,發現芳堤納克飯店是由好幾棟建築物連結起來,可以露天停車

飯店佔地非常廣大,從大廳門口一進去竟會有「車站」的錯覺,我第一次看到這麼特別的飯店。

飯店不像是一般飯店,比較像是某個觀光景點或車站大廳之類的。
一進門看不到Check in櫃台,反而是四通八達的通道和各式紀念品店一大堆,還有集合參加導覽的服務台

我們在飯店亂走還會遇到導覽團,也看到很多宴會場地。飯店內外都非常古典,的確很有19世紀的風格。

伴郎對芳堤納克城堡飯店很不屑,連拍都不太想拍,寧願隨便找個沙發睡覺或去參觀廁所。
我想這就是見多識廣的表現,他去過一堆歐洲國家,對這種歐洲山寨版一點興趣也沒有。

夜晚的芳堤納克城堡飯店外觀。

後記:
以上參考資料來自我最喜愛的旅遊良伴Discovery出版的【加拿大】,和Mook出版的【加拿大】
Discovery系列的旅遊書非常多勁爆的八卦內幕是一般旅遊書所看不到的,
洋人要八卦嚼舌根起來,比我們鄉下的三姑六婆還厲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rea 的頭像
    crea

    行者無疆

    cr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