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還沒認識伴郎的時候,我通常都自己參加藝文活動
像是 畫展、交響樂團演出
我身邊的朋友對藝文活動比較沒興趣,即使免費參加,大家也不願意去
大家似乎覺得參加藝文活動是一種假高尚的行為?!
但我不會這樣想耶,
我覺得看畫展和看電影差不多,都是一種休閑娛樂,和高尚或低俗無關

剛認識伴郎的時候,我覺得自己真是找到知音!
因為伴郎第一次約我出去玩,就是去看鐘樓怪人的音樂劇
當時覺得好開心喔~
後來我們也一起陸續參加有的沒的藝文活動
比較近的就是今年超紅的米勒(我們看了3次)和故宮的畢沙羅
自從伴郎出國以後,
我最近發現,我每個月還是會去從事一件小眾休閒活動!然後還很自得其樂


8/24夜巡林布蘭(Nightwatching)

Peter Greenaway導演的作品
據說在這位大師的作品中,夜巡林布蘭算是入門款,其他的更是抽象 迷情 虛幻
這部電影當初在台灣只有台北(2) 高雄(1),總共3家電影院有上映
一開始會對這部超小眾電影有興趣,完全是因為這次蜜月去荷蘭的關係
對荷蘭這位傳奇性的國寶很有興趣
林布蘭從小一帆風順過著優渥的生活,當代很多王公貴族找他作畫,肯定他的才華
自從Nightwatch這幅曠世名畫讓他的聲名達到高峰以後,人生際遇突然急轉直下?!
老婆孩子都急病死了,後來的伴侶把他的財產敗光,人生搞的一團亂
最後窮困潦倒死掉......
蔣勳的梵谷講座也提到林布蘭
他介紹林布蘭每年都會畫自畫像
早期很浮面,無憂無慮的
從Nightwatch以後,他的自畫像開始變的很有人生的深度,
也許生活的困頓才能磨出藝術家真正的才華?!

電影主要以舞台劇的方式展現,蠻特殊的,是我沒看過的手法
(不過以我庸俗的好萊塢品味,沒看過的電影手法多的很啊)
運鏡很特別,每個鏡頭,每個片段,都有深意

我覺得這種電影,比較適合對林布蘭有點概念又有興趣,或是Peter Greenaway的粉絲看
一般人應該不會喜歡

9/1殺手沒有假期(In Bruges)

布魯日,完整保留中古歐洲風情的城市

這部比較沒夜巡林布蘭那麼小眾,不過在主流大眾電影品味中,這也算是偏小眾的電影
Colin Farrell、Brendan Gleeson、Ralph Fiennes主演
當初會有興趣,也是因為蜜月去布魯日的關係
讓我對這部名為布魯日的電影很感興趣
加上預告片的感覺,是我喜歡的黑色喜劇類型
兩個殺手去布魯日度假,但其實另有目的,最後大家同歸於盡
中間有出現一個很有趣的侏儒,
他覺得世界上的人就分為黑人和白人,由他自己定義誰是黑人誰是白人,判斷要歧視誰?
我覺得這部電影,預告片比電影本身好看很多
最主要吸引我的部分,是布魯日的風景,覺得很熟悉,有會心一笑的感覺

10/27台灣歷史博物館-百年風華特展(1908-2008)

其實在10/4的時候我就去過一次
當時因為太晚進去了(4:56進去,才知道5:00關門)
所以又再找時間再去一次
以前在台北唸書的時候剛好遇到台灣歷史博物館整修,所以我一直不知道他長啥樣?
只是覺得,有來228公園看看,算一個經驗;後來畢業後即使去台北,也不太注意到他
10/4的時候,在台北亂晃,在車站附近發現遠遠的,有一棟很像巴黎萬神殿的建築
吸引我走過去看看
中間還經過被採訪車和記者包圍的特偵組超熱鬧的!

台灣歷史博物館是日式西洋建築
以前在日本玩,發現日式西洋建築好美,很有味道
伴郎還不以為意說,歐洲多的很,那有什麼?
但完全是兩回事,日本人最厲害的就是把別人的東西模仿出自己的特色來
歐洲建築很美,但和日式西洋建築又不太一樣
日式西洋建築是起源於明治 大正時代,那時候日本開始西化,一切向歐洲各國看齊
看這些建築,很有目擊歷史的感覺

以我們這種六年級後段班來說,過去國編版的台灣史 台灣地理是一片空白
課本主要內容是 中國的大好河山(?) 歷經5000年悠久的歷史
後來因為準備國考的關係,我終於接觸到台灣史 台灣地理了
認識 潘敦仔、後藤新平、莫那魯道、台灣民主國藍地黃虎旗
一切都很新奇又有趣
剛好這次台灣歷史博物館的特展,等於把現在學生在課本學的到台灣史實體化,
能親眼看到這些課本裡才會出現的東西,真的超好玩的

我發現一件事情喔,
從『用語』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年紀!
日本時代→李登輝 我阿公,那種受過日本教育的老人家會這樣稱呼
日據時代→國民黨光復台灣後,到民國85年左右,教科書都是這樣寫
日治時期→七年級後段班應該都是學到這種說法吧
其中我覺得最不適切的稱呼,就是『日據』
(剛好是我們學的。我們在課本學到的幾乎都是錯誤!還好我功課不好,沒被毒化太嚴重)
因為日本是根據和清國簽定的馬關條約,取得台灣的擁有權
有基本法學素養的人都知道,條約的效力相當於法律
所以日本是合法取得台灣的
而『據』這個字有『竊據』『佔據』的意思
用『日據』這個字眼,我認為算是抹黑那段歷史
也許也許大家也是這樣認為,所以後來新的教科書都改為『日治時期』
我因為想裝年輕,又想假裝自己很政治正確,是有在更新資訊的社會人
所以提到那段歷史,我常會刻意用『日治時期』來假裝自己很年輕喔!哈哈

11/15故宮-晉唐書畫展

這個展出主秀是王羲之的書法,
算是一口氣展出兩岸典藏的王羲之書法(但還是有遺珠之憾喔!)
我覺得可以看到1000多年前的墨寶保存下來
不知道為啥,整個很感動!
即使是褚遂良的蘭亭集序摩本,我看了也感動到哭
有親眼見証歷史的感覺喔!

除了書法,我還看到『浙派』的畫
浙派大約是明朝時期的一種流派,不限於浙江人,而是遍布東南沿海省份的畫家,自成一派
但被當時的知識份子認為難登大雅之堂,所以刻意被排擠;
又再加上畫商會故意將畫作假托為大師作品,比較好賣,
所以浙派就這樣被淹沒在歷史的洪流
我個人是對中國水墨畫沒啥興趣,就當做增長見聞

另外有看到從唐朝~清末的工藝品
看到中國古代這些精巧的三彩陶 青花瓷 清初受西方影響的工藝品
還看到鄂圖曼土耳其帝國仿製的青花瓷喔!
大家都知道,中國的元朝,當時收稅的是『色目人』(洋人)
又加上以前還有『回回』在中國定居
這次有看到中國青花瓷上竟然有出現『願真主保佑』的阿拉伯文耶!

12/9 國立歷史博物館-絲路傳奇-新疆文物大展

趁著回學校處理事情的機會,去看樓蘭美女
很奇妙,這次看展,並沒有喜歡的感覺

一開始一進門就看到古時候的衣服
因為這些衣服都是從古墓挖出來的,有點殘缺,
又加上有的是穿在屍體上,有點染色或褪色
整個讓我很毛,很不蘇胡

不例外的,一定又有古時候的美女圖了
這次有展出美女圖案的織品
每個美女,都是團團臉,腮紅幾乎塗滿兩頰,整個臉只有T字部位是白色的,其他都紅紅的一片
不湊巧的是,連眼影也是紅的Orz
眉毛很粗很濃,可能隋唐時代流行粗眉,被稱為『闊眉』
而且兩道眉毛幾乎要連在一起,只相差0.5公分的距離吧.....
這0.5公分的正上方額頭,繪有約3公分大小的紅色圖案
類似印度傳統女人,但印度人是一顆紅點,隋唐美女是一塊圖案
眼睛不出意料的,也是細長眼睛,黑眼珠非常小一顆
鼻子窄長,鼻頭非常豐厚有肉;嘴巴雖然是櫻桃小嘴,但也是非常豐滿的上下唇
整體來說,和現在的審美觀完全背道而馳
還好目前人還無法任意穿越時空
就讓每個時代的美女都留在當代,受大家的景仰吧

我看一下古代絲路圖,
隋唐時的絲路,延伸到義大利的威尼斯和埃及的亞歷山大
據說當時絲路上的使者和商人,多到可以『相望於道』
動輒數百人同時在絲路上行走

比較特別的是,從那些墓室,有挖掘出古時候西域的麵食點心
還有餛飩 春捲等等
據說古人對於水餃和餛飩是不區分的,都是長的像弦月的形狀,說是天上的點心

最後當然也看到樓蘭美女,我想樓蘭美女可能比較符合現代的審美觀
因為她是歐洲人(?)
我們的審美觀早已和西方同化,要大眼 高鼻 小臉 長睫毛 才是美
所以看樓蘭美女很自然能認同她是一位美女,而不像古代中國美女圖,讓人囧的要命Orz

樓蘭美女的
右邊展出『營盤主人』的衣服,營盤主人是西域的富商,他陪葬的衣服據稱很華麗
(我是覺得還好)
左邊展出『且末嬰兒』,是個嬰兒的木乃伊,但看不到臉,只要看到他的衣服

整體下來的感想,
雖然我喜愛歷史,但我發現我非常不適合考古
在荒地或沙漠沒日沒夜的挖古物,也許還會挖到什麼死人骨頭的
以我目前的狀態,我還辦不到,我對墳墓裡的東西怕的要命
連看個從古墓挖掘出來展出的東西,都覺得毛骨悚然了,實在很恐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rea 的頭像
    crea

    行者無疆

    cr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